第557章 力不从心-《全人类记忆苏醒,除了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太子府内,太子郑昭一脸怒容,一拳砸在案几上,“那舞姬魅惑父王,还诞下孽种,如今父王竟要立那幼子为太子,置我于何地!”

    “殿下莫急,”太子的心腹谋士赵谦低声说道,“我们可派人刺杀那舞姬,没了她,那幼子不足为惧。”

    太子咬牙切齿,“好,此事便由你去办,务必做得干净利落!”

    岂料,刺杀行动却以失败告终。

    消息传回王宫,老郑王勃然大怒,当场废除太子之位,立幼子为新太子。

    太子党怎会甘心,一不做二不休,发动政变。

    王宫内,喊杀声震天,火光冲天,可最终,太子党只成功诛杀了舞姬,而幼子却被亲信提前送出王宫。

    太子郑昭仓促即位,可那逃出都城的幼子一脉,怎会善罢甘休,双方就此展开激烈内战,郑国大地,战火纷飞,百姓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宋国这边,得知郑国陷入内乱,宋王目露凶恶,“天赐良机!传我命令,派儒剑宋之问领兵十万,攻入郑国!”

    “陛下,此事还需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朝堂之上,一位老臣上前谏言,“稷下学宫怕是不会坐视不管。”

    宋王鄙夷,“稷下学宫又如何?二十年前,我父在郑国被毒杀,这笔血债,今日定要讨回!”

    儒剑宋之问领了王命,点齐十万大军,浩浩荡荡向郑国边境进发。

    可稷下学宫的袁天罡出面干预了。

    袁天罡,稷下学宫七贤者之一,以雄辩著称。

    他孤身一人,来到宋之问的军营。

    “宋将军,此时攻郑,实非明智之举。”

    袁天罡看着宋之问,目光诚恳,“郑国乱,但百姓何辜?这场战争,只会生灵涂炭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“袁先生,我乃军人,只听王命。

    陛下要我攻郑,我自当全力以赴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难道不知,战争一起,多少家庭将支离破碎?”

    袁天罡继续劝说,“将军手中的剑,不应指向无辜百姓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沉默片刻,“袁先生,您的话,我并非不懂。

    可君命难违,我不能抗旨。”

    袁天罡知道无法说服宋之问,只得前往睢阳城,试图面见宋王,说服他收回成命。

    睢阳王宫,宋王高坐于龙椅之上,看着下方的袁天罡,“袁先生,你此来,可是为郑国之事?”

    袁天罡拱手行礼,“正是,陛下。

    郑国之乱,乃其内政,宋国冒然出兵,恐遭天下人诟病。”

    宋王脸色一沉,“诟病?我父之仇,不报,才是不孝!我以孝道出兵,何错之有?”

    “陛下以孝道为名,实则挑起战火,让两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,这岂是明君所为?”

    袁天罡直言不讳。

    “大胆!”

    宋王一拍龙椅,“你不过是稷下学宫一老朽,竟敢在朝堂之上,对本王如此无礼!”

    “陛下若执意出兵,日后必然后悔!”

    袁天罡毫无惧色。

    两人在朝堂上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最终,袁天罡被赶出王宫。

    此时,睢阳城的风铃小筑中,宋之问与余幼薇对坐夜谈。

    余幼薇,乃宋之问的旧识,两人相识多年,关系亲密。

    “之问,此次出征,你可有把握?”

    余幼薇看着宋之问,眼中满是担忧。

    宋之问苦笑着摇头,“这场战争,本不该发生。

    可王命难违,我只能奉命行事。”

    “郑国如今内乱,百姓已苦不堪言,宋国若再出兵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    余幼薇轻叹一声。

    宋之问点头,“我又何尝不知。

    可陛下心意已决,我能做的,只有尽量减少伤亡。”

    “说起这场纷争,稷下学宫搅和其中,更是麻烦。”

    余幼薇忍不住道,“听闻袁天罡的族侄袁哲,在齐国活动频繁,这背后,怕有深意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目光一凛,“稷下学宫向来想在北境争道统,如今扶持齐国,无非是想借齐国之手,制衡我宋国。

    可这战争一起,百姓遭难,他们却视而不见。”

    余幼薇安慰道:“之问,袁天罡为稷下学宫贤者,可你我皆知,他向来明理,不会为难你。”

    宋之问却摇头,“话如此,可战后,稷下学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,定要秋后算账。”

    两人正说着,余幼薇脸色陡然一变,她望向窗外。

    宋之问忙问:“幼薇,怎么了?”

    余幼薇猜测道:“我察觉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,透着诡异,难道……与这场战争有关?”

    宋之问也走到窗边,可除了夜色,他什么也没发现。
    第(1/3)页